趣味——当代水墨画专题展
 
地    区:重庆
策 展 人:K·画廊
参 展 人:李华生 朱新建 李津 沈勤 武艺 靳卫红 林海钟
开幕时间:2010-3-27-15:00
展览日期:2010年3月27日~2010年4月25日
展览地址:成都高新区芳沁街87号附3-4号
主办单位:K·画廊
联系电话:+86+13981984333
邮    箱:khlsale@yahoo.com.cn
展览前言:

  中国绘画传统中有一种以主观性愉悦的描绘手法,但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而事实是画家往往不自觉地运用这些经验并且将它发展成为了一个自足的系统。

  这个复杂而丰富的系统叫做“趣味”。也正是由于这个系统的作用,中国绘画才走上另一条路。千余年前对绘画似与不似的争辨即是对“趣味”合法化的争辨,苏子一语定江山,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近世西学引入,以强势的话语指出,中国绘画的方法包括其审美方式属不科学,后来进行的一系列改造中国画的动运当中,水墨画的根本遭受动摇,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近一百年,该系统日渐萎缩,最后几近消失在历史大潮当中。
 
  这个趣味,不是西人所说的乐趣,而是一个系统。如果用一个英语的词汇很难译出,它不是“Fun”,也不是“Interesting”。所以,这个东西想要传达给别人,需要很多的语言,并非易事。一根线条,分一波三折;一团洇墨,分浓淡干湿,这些虽属趣味范畴,仍是技术性层面的东西,可以说得清楚。但趣味的追求是纯艺术的一种形而上体现,是在形式中发展的形式,在语言中发展的语言,它含笔墨之意趣却更多倾向于性情内涵,很难用语言概全。
 
   观中国绘画的初起,至少至南朝顾、陆、张1,舆论仍以形神之辨为其巧立,有关文字记载的绘画皆为传神求真。仅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为例,其中所载的先秦齐人敬君思妻绘而对之,齐王见其妻美使百万钱纳为已妻;再有西汉毛延寿画人老少皆得其真,作为宫廷最佳绘手,深得帝王仰信,“众宫人虽竞赂画工钱”;魏徐邈作鱼责鱼悬岸引獭,解元帝不得之虞。及至宋人谢云,才有“意态宏远,动笔新奇”之语,涉及到绘画的情趣。由于早期绘画的真迹已为罕见,当代人只得发动自己的大脑来遥想一下,何为“动笔新奇”!
 
  不得不提的是,“趣味”从释道绘画一路峰回路转,尤其是“罗汉图”作为一个独立的题材起,绘画趣味起了大变化,别开生面,概因绘画的内容皆为空想之形,自由度极大。晚唐五代期的释贯休,从存世的冠之以名的作品来看,他已经完把趣味放置在绘画的最重要的位置,自觉地运用造形的趣味开创新格局,罗汉像至贯休乃大变。北宋句龙爽的《罗汉像》,到了明人陈老莲处,被发展成了一种绘画样式,归纳成他的风格,让我们对绘画的理解更有一种新的发现,也为美术史留下别样的范本。明吴彬在《五百罗汉图》中,使尽新奇笔法,直见绘者性情,正如时人评画:一经彼笔,世无俗面。这种脱离了一般欣赏者欣赏范围的趣味到了清人金农的绘画中则又变化出一番新天地。牵马的人物,开放的大水仙正在解答着趣味的含意。解读金农的作品,非趣味二字可以概括,他将此种趣味从释道图卷中迁移至一般世俗的画面当中。他笔下的世界,蔬菜水果亦让人产生不断暇想。又将书法的用笔之趣引入绘画当中,动笔新奇,无外乎此。任意的把人的概念加入进各色事物,于是产生了艺术的情趣。水墨画的形式语言自从宋以来,不断丰富扩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以自身循环的系统。水墨本身的笔墨趣味,已足够让我们咋舌,更何况又演化出一个金农和陈老莲来!这是何等之幸。
  
  然而,趣味是笼统的,抽象的,可变的,难以描述的,每个作者可以改变它,充填它,作为纯粹的艺术的方式,趣味直指人本性。对趣味的追求则体现出艺术自足的一面,不受其它的因素影响,它就是它自己。
 
  本次“趣味”专题展,沿着趣味这条路,探索这个传统在当代延续的状态及其价值。这七位艺术家的作能够做出一些回答。
 
  让我试着为这七位参展者做一个小小连接,林海钟-朱新建-李津-武艺-靳卫红-沈勤-李华生。如果首尾相接——林海钟和李华生,是如此让人迷惑不解的搭配,但将中间的五位连在一起则明白了其间的玄机。林海钟对传统的笔墨趣味充满了眷恋,在这拥塞得满满当当大师的狭缝里,野心勃勃将自己的标签贴了上去,将有限的用笔转化为独特的放纵;朱新建在欲与道之间的摇摆,他的笔法和他的人物,可以看到绘画现场的激荡与控制,驾驭一切与失去控制之间的矛盾心情;李津充满了亲切的人间乐趣,对所有人欲的乐趣皆一一品尝,画中气息跟随他的充满感性的勾描方式弥漫,满足之后的笔尖情感,聪明又细腻,让人产生对他拥有所有、什么都不缺的妒恨;武艺的作品与我们的记忆逗乐,使人对荒诞不经的事物仍保留脉脉的温情,印入眼帘的唯有乐趣,这样融乐趣与荒诞与一炉泄露出画家对待世事的基本态度;本人的画作,试图反观自己的内心来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自由,将内心的喜恼投注于笔底之形,在纷乱的用笔当中调和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获得关于自我的乐趣;沈勤的没骨大法,将庭院、山色、湖光皆纳入氤氲之中,观者将在此沉静或沉醉,水墨画的能力也在这里进一步延伸;李华生用理性将墨线打理,咫尺天涯,既近亦远,既密且疏,是为笔趣之发展,传统的骨法用笔,被他变化成一种难易的刻度标注,继而成为观念性质的产物,扩大了笔墨趣味的外围。不自觉当中,从林海钟到李华生,已经更迭了好几个场域,串起它们的它们的关键词正是“趣味”,它们纵向,横向,勾勒出水墨艺术趣味追求,也道出的这场水墨盛宴的秘密。他们用线、墨来铺陈各自对“趣味”的理解,更推重“趣味”作为化腐朽为神奇之力。
 
   在“意义”喧嚣的当代艺术语境中,作为传统的趣味已被破坏得十分严重,急于建立意义,急于产生效率,趣味在现今的时空里无法植根,无法生长,人们已忘记了这种趣味滋养中国绘画千余年心性。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建立一个价值需要时间过程,拨苗助长于事无补。同时,文化记忆也不会这么容易被销毁,它散落于各处,显性的,隐性的基因寻找机会重新复活。我们从绘画当中剥离开“趣味”,让它成为一个自足的系统独自运行。趣味在当代的发展也让人感到欣喜,这一传统的被接续表明,它仍具有很强的解释个体的意义,本次展览中的艺术家,继承了这个因素,也是这个传统在今天继续演绎可能性继续。
 

 
 
我要说两句 >>
昵称: 匿名发表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网上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
  查看全部  
最新评论 >>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
推荐画廊 >>  
阿特画廊
画中故事
三潴画廊
天画廊
思莱德画廊
Witte...
Infan...
玛吉画廊
程昕东国际...
现在画廊
季节画廊
想象画廊
别处空间
尤伦斯当代...
五五画廊
阿拉里奥画...
ART64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投稿热线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 010-52336201   邮箱 art@ccartd.com   QQ 729738158
京ICP证 13004709 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28号
Copyright 2008-2017  阿特传媒(北京)有限公司